沈偉[華人舞蹈家]

沈偉[華人舞蹈家]

沈偉,1968年出生,畢業於湖南省藝術學校,主要創作了奧運開幕式的《畫卷》,復旦大學教授。2005年獲摩納哥舞蹈節舞蹈論壇頒發尼金斯基大獎。

沈偉沈偉
本詞條為歧義詞條,沈偉,中國比較出名的有以下幾個,華人舞蹈家沈偉,沈偉舞步和身軀動作的靈感來自於西方的舞蹈傳統和中國的戲劇、雜技和武術並創作了奧運開幕式的《畫卷》;復旦大學教授沈偉,代表性論文:順酐加氫催化劑XYF-5的催化反應中心催化學報1,2-丙二醇催化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後沈偉。

個人簡介

沈偉現於美國發展的華人舞蹈家,9歲學習京劇,後加入湖南湘劇團。90年代加入廣東現代舞團成為創始團員之一,從此走入舞界。1994年,沈偉獲全國現代舞比賽編舞及舞蹈表演第一名,次年獲獎學金赴紐約。2001年在紐約成立自己的舞團。2003及2004年獲邀參加紐約林肯藝術表演中心國際表演藝術節。2005年獲摩納哥舞蹈節舞蹈論壇頒發尼金斯基大獎。

生平

沈偉沈偉
1968年,沈偉出生於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他的父親是當地湘劇團的導演,父親在沈偉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注意培養他的藝術天賦。9歲時,沈偉考進了湖南省藝術學校湘劇科,開始了為期6年的戲曲學習。正是這裡的嚴格訓練,為沈偉日後成為現代舞蹈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9年,一次偶然機會,沈偉看到加拿大現代舞團的表演,新的舞蹈語彙、對身體語言、肌體關係的新的詮釋使他深受震動,他毅然考入廣東現代舞團。作為中國首個現代舞蹈團,該團培養出了中國眾多的現代舞蹈人才,曾到中國內地,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及印度參加當地藝術節。

1994年,沈偉榮獲中國全國現代舞比賽編舞及舞蹈表演第一名,取得“尼可斯/路易斯舞蹈實驗室”的獎學金,由此開始了他的國際舞蹈生涯。剛到紐約時,沈偉沒有經濟來源,住在黑人區,一邊還得熟悉自己陌生的西方文化,然後嘗試創作純藝術演出。雖然他在中國時學過歐洲繪畫,但在紐約的生活仍打開了他的眼界,讓他可以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藝術和整個世界。在剛到紐約的那幾年,他不錯過任何一場音樂會,並參觀了他能找到的每一間現代藝術畫廊。

2007年10月5日,著名的麥克阿瑟基金會公布本年度的天才獎的24位獲獎者中有沈偉的名字。這表示,沈偉從此名列“天才”編舞家之林。美國著名的林肯中心是紐約古典音樂界的中心,一直是藝術家憧憬的舞台。在以往的記錄中,從來沒有現代舞團能連續兩年受邀在它的藝術節上亮相。而沈偉藝術舞蹈團連續在2003年和2004年,兩度征服林肯中心的觀眾。2008年7月,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最後排練階段,沈偉第三次參加了林肯中心藝術節,“這在中西藝術領域是一個新的紀錄。”《華盛頓時報》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藝術家之一。”

沈偉現代舞

2008年北京奧運會來到中國。為了使這一主題獲得國際認可,北京奧運會的組織者專門聘請了出生在中國的舞蹈家沈偉,他於1995年移民美國紐約,並在那裡成為一名享有盛名的舞編。40歲的沈偉加入了中國電影導演張藝謀領導的一個創意團隊,擔任顧問及首席舞蹈策劃

奧運會開幕式結束後沈偉在控制室對記者說,奧運會組織者要求他加入這個團隊,因為大家都想要營造出一種融合了當代特色的中國風格。

表演場地的中央是一幅480英尺長的中國畫卷,在這張LED“畫紙”上,一幕幕中國歷史如電影般回放。在表演中,中國過去及現在的科技成就一一展現,例如,由真人表演的古代發明活字印刷術,而後演變成電腦鍵盤。

沈偉自己的跨文化背景使得他能夠迎接這樣的挑戰。在老家湖南省,子承父業的沈偉八歲就開始學習戲曲,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過去,沈偉學習了數十個藝術角色。他後來搬到了廣州,並在那裡參與創立了廣東現代舞團,是中國最早的此類舞蹈團之一。

經典作品

沈偉沈偉北京奧運開幕式瀟灑繪
在老家湖南省,子承父業的沈偉八歲就開始學習戲曲,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過去,沈偉學習了數十個藝術角色。他後來搬到了廣州,並在那裡參與創立了廣東現代舞團,是中國最早的此類舞蹈團之一。

在奧運開幕式上,舞蹈演員在他的指導下用身體做“筆”,在體育場正中的巨幅畫紙上用手揮毫潑墨。沈偉表示,這些舞蹈取材於一眼就能認出的中國文化元素,但又藉助於肢體的扭曲舞動來以抽象形式加以表達。他指出,就像毛筆上的鋒毫,舞者必須不停舞動,身體要彷佛無骨一般柔軟。
沈偉主要創作了《畫卷》。沈偉的視覺帶有美術性、邏輯性以及異質的特點,湖南獨具特色的湘劇對沈偉的影響很大,還是五六歲的時候,沈偉就在湘陰縣的湘劇舞台上“跑龍套”,但沈偉自幼訓練中國的書法、繪畫和京戲的表演。這些綜合素養造就了沈偉。沈偉承認,他的每一部作品中,或多或少地都有“湖南影子”。沈偉舞步和身軀動作的靈感來自於西方的舞蹈傳統和中國的戲劇、雜技和武術。“藝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個說法永遠不會過時,只要是體現了“人”的東西,以“人”為基礎的藝術,東、西方的觀眾沒有不能夠接受的。可以說,《畫卷》的成功,也是這個道理。恢宏的“鳥巢”中央,一幅山水畫卷緩緩展開,光影旋動中,身著黑衣的舞者優美而華麗的轉身,在黃色如宣紙的畫布上留下一道道墨痕……這是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奧運開幕式上出場的第一個節目——現代舞《畫卷》。

沈偉沈偉
15位身著青衣的演員用身體和現代舞的技法,在特製的巨大畫布上完成一幅中國山水畫。伴隨宛轉悠揚的古箏演奏的旋律,他們時而長袖輕舞,時而扭動腰肢,那墨韻酣暢、灑脫寫意的動作,不僅使“鳥巢”內的10萬人沸騰了,而且也傾倒了全世界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畫卷》的表演,要求舞者像毛筆上的鋒毫,不停舞動,身體仿佛無骨一般柔軟,同時要求每一個動作與每一筆畫都配合得絲絲入扣。演員們戴著手套,手套上沾有黑色和藍色的墨汁。黑色的墨汁用來演繹山水,藍色則用來繪製雲彩,雲彩在與畫布接觸兩分鐘後消失。為了畫好這個太陽,他用自己的身體在畫布上一次次地做實驗,畫了幾千個、幾萬個圓形,每天在地上滾,弄得全身都是青的。

沈偉喜歡把腳底蘸滿墨水,舞出如行雲流水、草書般的“舞蹈書法”,探索肢體語言,把充滿動感的視覺線條化為畫卷上的潑墨。光影雖然會流逝,但在空中舞動過的肢體的餘韻卻在白布上留下斑斕的痕跡。沈偉自己也認識到,“我本來是想為自己編舞時作一個記錄,研究舞蹈動作設計的細節,細看卻成了一幅畫。”沈偉對藝術水準有一份固執的堅持。他在找一個新的肢體語言時曾經要求演員把已經練習多月的舞步全部拋棄並重新編排練習。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最終表演打動了所有人,也包括沈偉自己。

表演靈感

沈偉奧運會畫卷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場景沈偉編排的這場表演靈感來自禪宗,所展現的中國形像與許多人此前想像的完全不同:他們本以為會有成百上千的中國軍人在共產主義頌歌中表演鎖步。沈偉說,觀眾從未想到奧運會能以如此優美簡明的表演開幕,但這個構想更有中國味。

藉助沈偉的指引和墨水褪去的效果,舞蹈者的移動在一塊巨大的帆布上留下了一幅美麗畫面,而這塊畫布則成為開幕式表演貫穿始終的一個元素。這塊畫布比組織者原來構想的重很多,因此彩排時不得不裁成兩半。畫面展現了觀眾與運動員共同擁有青山和太陽,生動詮釋了北京奧運會“同一個世界”的主題。在傳統的運動員入場儀式上,選手們相繼走過這一畫面,給畫面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沈偉表示,這是由大家共同創造的圖畫。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還承載著說服客群改變觀念的期望,這是此前開幕式很少遇到的挑戰。

作品特點

沈偉沈偉藝術作品
從湖南湘劇名角,一度當畫家,到國際編舞名家,沈偉有著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沈偉說,他的經歷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談到張藝謀之所以選擇自己擔任開幕式舞蹈指導的原因時,沈偉說:“張藝謀也許是看中了我中西方結合的視角。我在中國生長的26年裡,不僅學習舞蹈,而且學習戲劇中國畫,對中國文化比較了解;同時,我有14年在美國度過,學習和創作了許多現代舞。”

沈偉用黑、白和灰的顏色,幾何圖線的地板上的簡練的肢體動作及律動,配合鋼琴音樂,在寧靜的舞台上塑造出生動的構圖。從動作緩慢、感受性很強的作品《折迭》到追求造型藝術和繪畫感覺的作品《接近平台》,從理性的、高度抽象和極具爆發力並充滿身體技巧的作品《春之祭》到基於京劇美學的抽象寫實形態,把京劇原唱和舞蹈整合為一的作品《二進宮》,從把現代舞的界面推向極端和極致的作品《連線轉換》、《共鳴背後》、《地圖》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畫卷》,沈偉在不停地追求藝術的新境界。

沈偉說,每一部作品都要顯示出獨特的創意。他強調要融合戲劇、繪畫、中國京劇、雕塑、哲學等各藝術領域,創作出視覺與舞蹈韻律的新語言,發展出多元的舞蹈藝術——既抽象又真實的幻想意境。他認為,“現代舞建立在對肢體的研究基礎上,也是對藝術觀念的一種研究成果。就好比我們夸一隻杯子漂亮,不一定非要形狀多美,玻璃自己就帶有生命力。舞蹈也一樣,不用刻意表達或渲染什麼,肢體語言本身就有藝術價值。研究和利用好這種語言,有助於開發人們的智力和感官。”

《華盛頓時報》:“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藝術家之一”

復旦大學副教授

沈偉沈偉
姓 名:沈偉
任教專業:理學-化學類
在職情況:在
性 別:男
所在院系:化學系

個人簡介

沈偉(ShenWei)副教授,男,生於1966年4月,1984-1991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化學系,分別於1984年和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復旦大學化學系。1994-1999年任復旦大學化學系講師,1999年任副教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優秀髮明一等獎、優秀產學研一等獎各一項。代表性論文:順酐加氫催化劑XYF-5的催化反應中心催化學報
1,2-丙二醇催化氧化合成丙酮醛的方法。所教課程:有機催化,研究方向:有機催化、新催化材料、精細化學品的催化合成

法國普瓦堤埃大學博士

個人簡歷:於1996年7月在法國普瓦堤埃大學獲機器人專業博士學位;自1997年11月至今,在中山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系任教。在學校、學院領導的支持和關心下,負責組建了中山大學機器人研製小組。與其他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研製機器人,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研究興趣:1.圖像處理 2.模式識別 3.機器人技術
主講課程:研究生課程:數字圖像處理、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與人工神經網路
本科生課程:通信系統實驗

科研項目:主持的基金項目或企業委託項目包括: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留學回國人員科研資助基金、圖像信息處理與智慧型控制國家教委開放研究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教育部高等院校骨幹教師基金項目、深圳首屆國際高新技術交易會簽字儀式新聞發布會的成交項目各一項。

參加(排名第二)的基金項目或企業委託項目包括:廣東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愛立信廣州公司委託項目各一項。
代表論文:1.WeiShen,XiaChenandJunShen,“RobustDetectionofSingularPointsforFingerprintRecognition”,Seven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ignalProcessinganditsApplications(ISSPA),Paris,France,July1-4,2003.

2.WeiShen,B.L.FangandJunShen,“IrisrecognitionAlgorithmbasedoncircularaveragegrayvalues”,The7thWorldMulticonferenceonSystemics,CyberneticsandInformatics(SCI2003),Orlando,USA,July27-30,2003.

3.沈偉、陳霞、JunShen,“指紋圖像奇異點提取的一種魯棒方法”,計算機工程No.2,2003,pp16-19.

4.JunShenandWeiShen,“Sum-boxtechniqueforfastlinearfiltering”,SignalProcessing82(2002)pp1109-1126

5.WeiShen,JunShenandH.C.ZHENG,“AFingerprintRecognitionSystembyuseofGraphMatching”,InternationalSymposiumonMultispectralImageProcessing(ISMIP’2001),Wuhan,China,Oct.22-24,2001,Vol.4554,pp141-146

6.XiaohuaJiangandWeiShen,“HighPerformanceSpace–vectorPWMInvertersusingNonlinearVoltageGainCorrection”,ICEMS`2001ProceedingsoftheFif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MachinesandSystemsAug.18-20,2001,pp534-537

合作交流:與法國波爾多三大EGID研究所進行科研合作交流,採用雙向培養的方式,共同指導博士學位論文。

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後

姓名:沈偉
性別:男
民族:漢
籍貫:山東棗莊
出生:1975
簡介: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生殖細胞發生與生殖幹細胞研究,即卵母細胞發生及減數分裂的調控機理、卵泡形成及發育的信號通路調控網路的研究。國際生殖生物學學會會員,《Development》、《CellCycle》、《Theriogenology》等國際刊物審稿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重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2004年獲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軍事醫學科學院聯合培養博士學位;2006年北京大學細胞生物學博士後出站;2007年被青島農業大學聘為特聘教授;2007年至2008年,中國科技大學MCG實驗室合作研究。現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卵泡形成的調控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胚胎幹細胞體外分化的卵母細胞減數分裂的分子調控”、國家“863”重點項目等課題6項;參加國家973、863等項目5項。實現了小鼠PGC向卵母細胞體外分化,並獲得了IVF後代;實現了原始卵泡的體外形成與發育。在《BiolReprod》、《Reproduction》、《MolReprodDev》、《HumReprod》等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現指導博碩士研究生7名。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